POWER EQ(一)EQ 調整概論

background-pictures-ground-back

圖文/游士昕 Ted Yu

  我常稱 EQ 為一個「侵略性的使用工具」最主要原因為:它不動則以,一動則鳴驚人。

  這也是 EQ 之於整個聲音工程,為何如此邪惡,但卻又如何重要的一個原因。只不過請記住,在效果器調整上其實真的並沒有一個所謂「正確」的使用方式。瞭解、測試、實驗才是不敗法則。有趣的事是,它們還是有著許多的「淺規則」,甚至於連如何 Bypass 效果器都有著一定的學問!(真的,之後會在這系列當中談到!)

  今天就讓我們來更做一些準備深入 EQ 前的導論吧!若是還不太瞭解 EQ 的讀者可以搭配一些舊文章服用,更能夠瞭解本文的內容:幫聲音加上更多的個性與顏色,一次搞懂EQ的世界! 喔對了,請幫我分享給你也喜歡音樂的朋友,這就是對平衡音訊最大的支持了!

BAL-02


Balance 音質平衡

  如果對於聲音的聆聽不夠瞭解,或者說,你是宅錄宅咪的不正確聲學空間,加上你對於聲音頻率的基礎經驗不足,此時過度依賴「聲音」來做為一個 EQ 的音質平衡都是蠻危險的事。

  此時從 Spectral analyser 頻譜開始下手,科學面 Frequency response 頻率響應的來輔助行動面拆解頻率絕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它能夠幫忙你撇開聲學狀況所對於聲音本質的改變,進而瞭解目前你聽的聲音頻率分佈,再依照視覺去輔助聽覺調整,至少我認為這很重要啦!(不過切記別過度依賴,原因在最下方一點會談到。)

Blue Cat Audio  3D Spectrogram

Blue Cat Audio STEREOSCOPE PRO

圖/Blue cat's plugins

先 Compressor 還是先 EQ

  雖然之前已經寫過一篇相關探討的文章:(先EQ?還是先Compressor? )正因為這世界上並沒有相同的兩個聲音訊號,因此也就沒有一個共通的處理方法,這點的使用上常常容易造成初心者困擾。其實先 Compressor 還是先 EQ 的這個問題,先別想的太複雜,簡單來說,這其實就是一個壓縮頻率與壓縮音量的問題。

EQ -> Compressor

  能夠更有效率的壓縮聲音訊號,換句話說,當一個聲音訊號本身的頻率較為交雜時,使用 EQ 先控管整體聲音訊號的水平(或者是更加暴力的提升,不管任何結果),此時 Compressor 扮演的角色就可以處理那些被調整過後的頻率,就像是針對頻率下去做放大功能的樣子。(當有時候需要模擬些真空管的音色和發聲時,這樣的排放順序也可以達成有效的模擬與詮釋。)

Compressor -> EQ

  此時的壓縮是先強制提升整體聲音訊號的強度,同時也會提升原素材的頻率,再透過於 EQ 來補救,就像是針對音量下去做放大功能的樣子。

maxresdefault (2)

  只是有關於順序的問題,永遠都不會停止,但這也是聲音工程迷人的地方吧?    

Recording 和 Mixing 不同階段的 EQ 使用,有差嗎?

  如果你是 Balanced Audio Lab 的忠實粉絲,你應該記得我曾經寫過一篇 錄音階段的 Compressor 與混音階段的 Compressor 在探討不同階段 Compressor 所造成的差異。

  EQ 也是一樣的,瞭解在這兩個階段所使用的 EQ 究竟會對聲音產生哪些影響?

  兩者在使用上不同的思維,但卻又互相牽引,非常重要的小關鍵,如果能夠更加瞭解這點對於整體 EQ 的使用絕對是更加得心應手的。

Neve 31102

圖/Neve 31102 

危險的 Low frequencies 低音頻率

  這點牽扯到 Acoustic 空間的聲學反應,房間的駐波、邊界效應、哈斯效應、低頻加乘等等問題,之後會再談論更細的部份。

  你夠不夠瞭解你房間的聲學反應?你的空間會對你的聲音調整有多少的欺騙,多少的真實程度?你的喇叭 Bass 最低能夠到多低?你的獨立喇叭架設夠嗎?有沒有補 Subwoofer?等等太多的問題,這些都有可能導致你聽不見低頻,或者是聽到一個錯誤的低頻(因此就沒辦法去調整)。

  搞懂低頻,再談 EQ 調整。 

IMG_0189

盲目的 High frequencies 高音頻率

  適當的高頻聲音往往聽起來都較好聽。

  但是,究竟多少的高頻聽起來才是舒服的?而多少的 LPF 使用才不會讓聲音聽起來過空洞?樂器與人聲目前的高頻處理,有相輔相臣嗎?在錄音階段就使用的麥克風,本身對於 High-End 的處理,是否足夠?整體高頻能量的堆積,會不會已經超出正常許可範圍?

iStock_000001299825Medium  

無辜的 Mids frequencies 中音頻率

  好阿,你現在花費這麼多時間在照顧高音、照顧低音...... 中音寶寶很難過,只是中音寶寶不說!

  人聲、對話聲、和聲,這些在流行音樂當中最重要的元素,你卻不認真照顧它,這樣怎麼可以呢?

  在聲音工程領域當中,對於一個低頻增加,高頻增加,但中頻卻不動的狀況稱之為 Smile curve 微笑曲線。

c35bda23-3936-415d-92db-dcf2960d31c7

  天阿,我真的好害怕這個調法。

  在一般的家用或劇院音響,一般人(未經由任何音樂訓練的民眾)在聆聽古典樂或流行樂,極常進行一個低高頻推增推到底的動作,這樣的音樂聽起來足夠多低頻,但又擁有許多高頻,這樣的設置往往能讓聲音聽起來更好聽一點。然而,這樣的狀況對於混音來說卻有點糟糕,聲音中空不已。

  除非你非常篤定你的音樂這輩子只會在你自己家的音響播放,否則請好好的照顧一下你的中頻,避免最影響遷就於整體音色的頻段,就這樣被忽略了!

EQ 的風格與染色

  其實這也是一個非常難,也不可能一篇文章就能夠回答的陷阱題。(這題在之後的 POWER EQ 相關後續文章會有更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聲音這種東西是主觀的,本身就沒有所謂的好與壞,那更沒有所謂的哪個品牌的 Plugin(或 Outboard )是最棒的!

  台灣的音樂人大多是土法煉鋼,這很棒沒有錯,但卻容易導致人們因為口耳相傳的教學而失去了自身對於美的評斷。(哈哈我真敢說,但各位前輩老師們,請聽我解釋我是沒壞意的,其實我只是想要延伸出台灣聲音工程教育的一個大問題。為何現在這麼林立的大專院校急忙開設聲音工程相關科系,但仍舊沒有一個夠系統化的教學或方針呢?) 

  舉例來說,你常聽到人家說 Waves 的 SSL 是完全依照 SSL4000(注意,是 4000)的模組下去製作,超屌!它聲音超好聽!因此你就盲從的使用,結果卻不夠瞭解 SSL 那中高頻清晰反映直接的特色,調出一大堆又尖又刺的聲音。究竟為何 SSL 要製作出 Plugin 版的 4000 系列?(為何也很著名的 9000 被擱置 ?)為何它調整出來的聲音這麼紮實?

waves-ssl-4000-collection

圖/SSL 4000 Plugins 

4k-channel-strip  

圖/UAD SSL

ssl_1_1  

圖/Waves SSL 4000 Collection

  再一例子,Waves 公司的 V 系列似乎就是最常與 SSL 拿出來較勁的一個場牌 Neve 的模擬(只是為得取到官方授權)

  那,為何要特別模擬 Neve 呢?為何它的聲音聽起來這麼圓滑,但卻又保有那種漂亮的毛邊?它和 SSL 又有什麼差異? 如果已經有了 V 系列,為何還要特別為了 Andrew Scheps 所研發 Neve 1073 如此完美的 Scheps 73 ?(這句是廢話,因為他是 Andrew,如果我夠厲害有名,也能夠讓 Waves 為我開發個 Ted 系列阿........... 好,我碎碎唸完了,不要理我。)

VSeriesNat-xlarge

 圖/Waves V-Plugins

Neve-88RS

圖/UAD Neve 88RS 

waves-scheps-73  

圖/Waves Scheps 73 

  為何 API 這間美國公司,這麼愛出版 Lunch 的 500 系列?而且這麼堅持愛好沒有 Q 值的設計?但它的確在 500 系列當中歷久不衰?

maxresdefault

圖/UAD API 系列 

Api_collection-d6d514d5c38c6cd07f57daee3f596575

圖/Waves api 系列  

  EQ 的使用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瞭解你當下的動作與 EQ 任務狀況,遠勝過在初期就堅持某個品牌的使用。

  你究竟想要單純針對聲音進行塑型?或者是你想要讓聲音染上不同廠牌的特色?為什麼?雖然講這句話真的你會認為有點無助,但我倒認為可以從一個很基礎的方向下手:

  1. 那些安裝完 DAW 後就存在的 EQ,將它們的功能使用到超級熟練後。

  2. 一樣的調整方式,使用不同廠牌、不同類型、不同樂器、不同曲風,所出來的聲音渲染度?  

  3. 選擇正確的 EQ 去做正確的動作。

  4. 去瞭解為何結束 Recording 階段後,Rough mix 會放置那幾款 EQ?(特別像是 Low cut、增加身體用的 EQ?)

  5. 練習出自我的風格(這點就比較延伸與練習了)

  這些聽起來很像屁話,但我說真的,在沒有搞懂基礎之前就急著接觸廠牌,不但容易讓後續動作有了廠牌迷思,也不容易更加幫助瞭解為何大家都要模擬它的原因了。

少即是多

  EQ 的調整其實最大連動的,不是音質上的變化或任何屬性上的改變,而是能量的牽動。

  適當的透過於這點,可以轉向思考的運用出更多且更彈性的 EQ 效果;反向的這點,你正在一步一步透過 EQ 摧毀你的聲音。

  在 EQ 的調整狀況下,請在每個動作之前,心中都有一個調整過後的預測圖,避免非必要性且盲目的操控。

  舉例來說,以流行歌來探討常會聽到製作人希望中高頻率再多、再亮、再清晰(因為流行音樂的人聲頻段剛好於此,而製作人不外乎最希望能夠一秒就吸引聽眾對於該歌曲的注意力。)此時,若是一昧的提高中高頻可能造成整段旋律的能量爆增,導致後面處理的困擾。為此,固定且適時的使用 HPF 消除低頻能量,絕對是一個完美混音必經的路程。

  還有一個重點:並不是所有東西都需要 EQ !!!!

high-pass-filter

圖/FabFilter Pro-Q 2

會說謊的頻譜

  頻譜絕對是混音師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告訴混音師當下處理的動作所連帶的 Frequency response 頻率響應,適當的依賴它絕對是對於整個混音工作來說是加分的。

  然而,在頻譜上的一部份低頻訊號,其實是有機會會來自於無法預測或是既定存在的物理噪音。這些聲音訊號是無法這麼直接「被聽到」的,但卻會無形當中的能量堆積,卻又會佔據了整體混音不少的 Headroom 動態空間。

insight_postbroadcast  

izotope-insight-customizable-full   

圖/iZotope Insight


  POWER EQ 是我打算寫一系列介紹 EQ 的使用與相關迷思的文章(對,我又開啟了一系列,我根本寫不完 XDDD)

  我很喜歡我的部落格內有各式各樣聲音的分類與系列,這樣讓我覺的全部文章都是整理過且有調理的(強迫症)但就是苦了讀者,要等很久哈哈!但希望你們喜歡,如果喜歡請你務必一定要到 Balanced Audio Lab 平衡音訊實驗室的粉絲團點讚,並留言支持!這些都是繼續寫文章的動力!

BAL2-02

 <重要公告>

  你喜歡平衡音訊實驗室的繁體中文介紹文章嗎?

  現在你可以直接擁有更詳細更具系統化的書輯整理,藉此來表示你對平衡音訊實驗室的支持!「催生音樂:混音工程與製作 The Audio Mixing and Production7/22~7/28博客來預夠,7/29正式出版上架! 

  混音,在聲音工程中不被世人注意,卻肩負著聲音作品成敗的重責大任。混音師,安於寂寞伴隨,用聲音編織著一段又一段動人故事的魔術師!

<點我連結博客來購買網址> 

book

 

延伸閱讀:

Effect Signal Flow 

幫聲音加上更多的個性與顏色,一次搞懂EQ的世界! 

混音時你的耳朵該注意的事 

淺談數位混音工程 

先EQ?還是先Compressor?   

 


此內容文章為Ted個人的經驗與長時間閱讀相關書籍綜合結果之撰寫,此部落格之用意是在於分享與推廣聲音工程的重要性與宣傳些屬於聲音的基本概念;歡迎來信指教或者幫忙轉貼宣傳與私訊相聊相關資訊以供教學助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游士昕Ted 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