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EQ?還是先Compressor?

未命名-1  

圖文/游士昕 Ted Yu

  聲音工程裡兩個最基礎也最常用的效果器,EQ 和 Compressor;絕對是最不可或缺的工具與寶貝,而這個連帶牽扯出來的問題就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被爭論著究竟在處理程序上應該是先掛 EQ 還是先掛 Compressor?今天士昕要來帶大家探討這個問題,然後看看世界上的大師們又是怎麼做,然後來分析之間的差異。(歡迎轉載與討論,請附註文章來源,謝啦~)

(此篇文章所探討的是錄音工程的層面,並不適用於現場成音理論或者其它聲音設計的情況。)

 

  美國曼哈頓知名的聲音工程師與製作人 Chuck Zwicky ,曾經在 2011 年 4 月接受知名效果器廠牌 Softube 專訪時說了兩句話,Ted 在此節錄:

“ Placing an EQ before a compressor can have the effect of exaggerating the applied EQ. ”

「在 Compressor 前放置個 EQ 可以將 EQ 的效果更加放大誇張化。」

“ Placing an EQ after a compressor you can often attain more audible results with less EQ, producing results that often do not “sound EQ’eq ”.

「在 EQ 前放置個 Compressor,通常可以不用調整太多 EQ 的參數,而且這樣的結果可以得到一種,不會那麼 EQ 的 EQ。」

(Ted不負責任翻譯。)(我喜歡他說的第二句話,不會那麼 EQ 的 EQ)

__chuck_zwicky__300w  

圖/Chuck Zwicky, from google

  我們繼續來看看幾個老外的心得感想, 英國的錄音師 Mike Senior,著有數本非常熱賣的聲音工程書籍,其中以 Recording secrets 和 Mixing secrets 這兩本最廣為人知、目前任職於世界知名的錄音工程雜誌 Sound on Sound 的長期專欄作家與編輯、現專職於錄音工程的教育與宣傳,Mike 曾在 2000 年 7 月的 Sound on Sound 裡的疑問問題裡提到:

 “ I find it helps to think that the purpose of EQ before a compressor is primarily to tailor the response of the compressor, whereas post-compression EQ is for general tonal shaping and for helping things mix nicely. ”

「我發現這樣很幫助思考,EQ 在 Compressor 之前主要的目的是在於調整 Compressor 的反應,而 EQ 若放在 Compressor 後面是為了用於一般調整音波來幫助更好混音」

“ If I manage to achieve the com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I'm after then I'll only EQ after the compressor. If I can't get the compression to sound right, then I'll try carefully EQ'ing before the compressor in order to get the compression sounding right, even if that means boosting a frequency before the compressor and cutting it again afterwards to retain some of the original tonal contour. ”

「如果是由我再主導的話,為了得到 Compressor 的特性,我會選擇先 Compressor 再 EQ,如果我不能用一個 Compressor 就得到我要的聲音,我才會很小心的在Compressor 前面掛一個 EQ 來修正聲音;就算我需要在 Compressor 前面推 EQ,在 Compressor 壓完後我還是會再掛一個 EQ 把推的頻率拉回來,藉此保持原本的聲音調性。」

(Ted不負責任翻譯。)

tumblr_inline_mnxdbgvaYg1qz4rgp (1)  

圖/Mike Senior,  from Sound on Sound

soundonsound001  

題外話一下(這絕對不是葉佩文或者是工商時間,因為我沒收它們任何一毛錢!)

Sound on Sound - 英國出品的月刊音樂科技雜誌,從樂器演奏、混音工程、音樂製作、人物專訪... 等最新的音樂科技資訊都可以在這個雜誌裡接觸到;一本售價為 5.99 磅(約台幣 300 塊)這個為士昕當時還在英國時的每個月必買的愛看雜誌書籍之一,現在回台灣後有些大間的誠品有進貨,但缺點是會較晚上市,加上單價應該是500塊起跳...

台灣買不到紙本沒關係!你可以從 Sound on Sound 的 iPad edition, 一樣的內容,更便宜的假格,每個月從 iPad 付款與收看!

ipad_screens2  

我們回頭來看看今天的主題。

 

在開始處理 Mixing 時決定先使用哪一個效果器的一個前提:聲音素材的狀況非常完美與非常好掌控。
要是你非常能夠掌握你這個專案的聲音素材,那直接使用 Compressor 再使用 EQ 絕對是可以幫助你得到一個形狀更加清晰,整體力量更為強硬的聲音素材。
 
但若聲音素材的狀況不太完美且不好掌控時,也許你可以考慮第一個使用的是 EQ。因為通常在這種狀況之下,聲音訊號中有任何的問題,第一個就是先拿 EQ 出來解決掉這個問題,以制止之後使用 Compressor 將不需要的聲音也跟著放大了,進而造成後部處理的困擾。(有什麼後部困擾呢?若是在一開頭未使用 EQ 解決掉聲音素材的問題,又透過於 Compressor 或者其他效果器處理,最後才又使用 EQ 在想辦法解決,有可能造成使用過多效果器將聲音變得很髒、有可能因為掛載太多效果器造成 Delay compensation 問題、有可能需要負擔額外資源來運算多餘的效果器... 等問題。)

士昕的做法:
素材-> EQ-> Compressor-> 其他處理。
當我正要開始我的混音案子時,第一個步驟我會開啟 Pro Tools 內的 3-7 Band EQ來 Cut 掉 Unbalance frequencies(為什麼使用這個 EQ 呢?因為 3-7 Band EQ 非常省資源,不會造成電腦太大的負擔,也很乾淨沒特色不會造成素材的變形,個人認為這台真的是無敵適合用來對於不必要頻率的處理。)

 

士昕小教學時間:如何尋找Unbalance聲音頻率區塊?

如果你還沒辦法直接用耳朵聽出素材哪區塊有問題的話,這也許是一個好方法來幫助你讓 Unbalance clip getting clearer!

使用 Q 框選一個非常小範圍的區塊,然後將那區塊 Gain 往上增加至最高,然後拖曳著那段範圍,由高頻慢慢往左低頻拖曳,當尋覓到了不協調的頻段時,再將 Gain 值歸零,然後開始往下Cut(Cut多少?怎麼Cut?取決於你的素材音質!)(下次再詳細介紹 EQ...)

EQ Q-02  

圖/3-7 Band EQ cuting unbalance freuqenics, from Ted

 

因此士昕認為這個先 EQ 或先 Compressor 的問題,是建立在素材的 Quality 與對於你整個 Mix 你想要什麼樣的形狀之上。

EQ -> Compressor

優點:

透過於 EQ 修剪掉不想要的聲音頻段後(舉例,Vocal 錄音時用 EQ 過濾掉 Low-band、用 EQ 過濾掉 Tracking 時的有些泥土聲... etc.)再進到 Compressor 處理,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溫暖、比較圓滑、較維持著原先錄音的空氣感的聲音。

缺點:

因為 EQ 乃牽一髮動全身,若是處理的不當… 後面的 Compressor 一壓很有可能是大悲劇...

Compressor -> EQ

優點:

透過於 Compressor 置前的方式,可以得到一個很清晰、更有形狀、對於整個聲音軌道的取向會更成型。

缺點:

要是這個聲音素材原先就擁有些缺點,透過於 Compressor 很有可能也將整個不要的頻率變得更明顯更加誇張...

EQ -> Compressor -> EQ

優點:

先透過於篩選掉不要的頻率進而取得一個標準的聲音,再使用 Compressor 增加聲音整體的律動與動態,再使用第二個 EQ 增加整個聲音的個性與特色。

缺點:

這方式較死版,也是較多人使用的一種作法(*注意,我是說「較多人」而不是「標準作法」在聲音中,永遠沒有所謂的標準做法而言!)而且這樣第二個 EQ 與第一個 EQ 之間的搭配性非常的重要與關係,需要很多時間去處理三個效果器之間的因果關係。

Compressor -> EQ -> Compressor

優點:

我較常用在處理電吉他 SOLO ,或者一些動態彼此之間範圍差異太大的樂器。第一個 Compressor 可以抑止動態較大的訊號,也增加小動態的音訊表現,始的平均一般動態表現差不多,再進 EQ 的調整就會很放鬆的很好調整(算是會比較保守較好調整個的 EQ 方式,不會輕易因為動到 EQ 而使聲音改變太多。)然後再透過第二個 Compressor 再壓一次,再將剛剛 EQ 處理的頻段再整個加強的更有形狀。

缺點:

但第一個 Compressor 的目的是動態調整,其實有別的方式可以達成相同效益,今天每當素材過了一道效果器,就多運算過一次... 

 

  不過不管是在 Pro Tools 或者是其它 DAW,現今數位化時代的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對於使用數位效果器的順序實在是太方便太簡單了,所以若是你不太確定或者在猶豫,也在質疑這個問題的同時,不妨就更換一下它在DAW裡的順序,然後就交給你的耳朵好好的聽看看吧!

順便一提一個在這之間的小重點,交叉比對

1. 以不同的監聽方式下交叉比對:切換不同的監聽喇叭、換監聽耳機、換不同的監聽環境... etc.(在這邊大力推薦一顆很難聽的監聽喇叭 Avantone MixCubes,為什麼很難聽還要推薦呢?就是因為它太難聽了!所以我很喜歡哈哈!之後再來介紹這個小玩意兒^^。)

1600-MixCubesActB_detail3  

圖/Avantone MixCubes, from google

2. 不同的時間點下去交叉比對:Pro Tools 裡有個功能: New playlist,可以在同一個軌道同一個位置裡記錄著不同的聲音素材,如果當你搞不定 EQ 先或 Compressor 先時,先去處理別的部份吧!過了半小時候再回來聽,也許過了一天後再回來聽聽,也許過了三天後再回來聽,其實有時候你就會發現你喜歡怎麼樣的聲音的。(不過這是當沒有時間與案子的壓力,並充滿著實驗的精神時……)

03  

圖/New playlist on Pro Tools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得知,因為在不同的情況之下處理不同階段的聲音工程,有著不一樣思維與考慮,這是個本來就是沒有一定對或一定錯的問題。

(不過若是在處理 Mastering 又或者是使用硬體效果器在做處理的時候,就不能這樣像 Pro Tools 一直切來切去了... 因為過帶很耗時間的...... )

eq_before_compressor_2

(寫到這讓我突然想到件事,之前我與 Focusrite ISA 430 MkII 相處了一整年,它是台本身內建 EQ 和 Compressor 的 Mono gear,錄vocal 還蠻溫暖的,其實我都對藍色版本的 Focusrite 的印象一直都很不錯,蠻有趣的一台機子可以玩好多東西,不過話扯遠了,我發現它也有設計到一個按鈕是可以決定 Pre 或 Post,畢竟使用硬體效果器本身就比使用數位效果器麻煩與耗功夫,因此當時對於這台就很有印象。若打算要過硬體設備的時候,腦中最好一開始就想像好你最終想要的聲音,會節省很多時間與力氣的。)

ISA-430MkII_Image2  

圖/Focusrite ISA 430 MkII, 仔細看左邊有個Dynamic下面可以切換Pre EQ or Post, from google 

 

而下次當你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到底該先 EQ 還是先 Compressor 呢?"

也許你可以試著回答:對於這個聲音訊號,你想要什麼樣的聲音呢? 

 <重要公告>

  你喜歡平衡音訊實驗室的繁體中文介紹文章嗎?

  現在你可以直接擁有更詳細更具系統化的書輯整理,藉此來表示你對平衡音訊實驗室的支持!「催生音樂:混音工程與製作 The Audio Mixing and Production7/22~7/28博客來預夠,7/29正式出版上架! 

  混音,在聲音工程中不被世人注意,卻肩負著聲音作品成敗的重責大任。混音師,安於寂寞伴隨,用聲音編織著一段又一段動人故事的魔術師!

<點我連結博客來購買網址> 

book

 

 

 

此內容文章為Ted個人的經驗與長時間閱讀相關書籍綜合結果之撰寫,此部落格之用意是在於分享與推廣聲音工程的重要性與宣傳些屬於聲音的基本概念;歡迎來信指教或者幫忙轉貼宣傳與私訊相聊相關資訊以供教學助長!

 

 
arrow
arrow

    游士昕Ted 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