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鼓混音(二)Parallel Compression
圖文/游士昕 Ted Yu
爵士鼓混音的第一篇談論 Panning 好像已經是很久以前的文章了... 什麼主題都想寫,結果拖很久哈哈,直到有讀者反應我才想起來!想了想,第二篇我想來寫個 Compresser 的壓縮技巧:Parallel Compression 並聯壓縮。
讀者可以回頭閱讀幾篇有關 Dynamic 動態和爵士鼓的文章來複習喔。
爵士鼓混音(一) 、爵士鼓收音 Lewitt Microphone 麥克風測試、Dynamic control,瞭解你對於音訊在幹麻,是一個得到好聲音的鑰匙。
Parallel Compression 平行壓縮法
一般的壓縮方法我們稱之為 Downward compression,針對經過 Threshold 的聲音訊號進行壓縮。(點我閱讀舊文章:Dynamic control,瞭解你對於音訊在幹麻,是一個得到好聲音的鑰匙。)
圖/Downward compressor
而 Parallel compression 平行壓縮法,又有一個比較有趣的名詞為 New York compression。(因為在 80~90 年代,紐約的聲音工程師出奇的愛用這個壓縮招式,因此有了這個名稱。)是由知名的母帶後期工程師 Boz Katz 將一個已經運用許久的聲音壓縮技術所冠上的專業名詞。
圖/Bob Katz
透過於 Parallel compression 對於乾與濕訊號的雙重控管,這樣的壓縮技巧來達到「極為類似」Upward compressor 的功效。
圖/Upward compressor
曾經製作過 John Mayer 與 Coldplay 等等獲獎無數的 Michael brauer 正是 Parallel compression 的愛好者,他曾經在受訪當中提及:"Compression in a unique way allowing more "freedom" between instruments. " 「使用更獨特的聲音壓縮方式,可以讓我更加自由的來處理樂器與樂器之間的差異。」(Ted 翻譯)
圖/Michael brauer
Parallel compression 的設置方式
透過於 Send-Return 的方式將聲音訊號送至另外一個增設出來的 Aux 軌道,並且在該軌道設置一個 Downward compressor,再將兩者聲音訊號合併疊加在一起。藉此來控制原先較不易控制的較大聲音訊號端與較小聲音訊號端。
我們先來聽聽,未經過任何處理,只是做了基本的 Panning 的一個基本的 Drum set (連小鼓底部反相沒尚未處理,純粹 Panning)
此時將所有的爵士鼓軌道 Output 設置送置一個 Bus(我命名為 Drums),做為一個乾聲音訊號管理;完成後,額外開啟一個 Aux track(我命名為 Compression),並將所有爵士鼓軌道額外 Send 訊號至這個軌道,並可在此軌道上 Insert 一個 Compressor。在此我是使用 SSLComp當做範例(這純粹是我的愛好,沒有一定,1176 或者是其它壓縮器也都可以。)
此時 Something magical is happening! 你會發現同時移動 Drums track 和 Compression track 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爵士鼓組被壓縮的差異性。並且可以透過於此來調整乾訊號與溼訊號的比例。
幾款非常適合 Parallel Compression 的 Compressor
這點當然不是一定,所有你想到的 Compressor 當然都可以拿來做 Parallel Compression,像是 DBX 160、Fabfliter 等等之類的,但在此來放一些我自己個人偏好在平行壓縮時習慣的效果器。
圖/經典中的經典1176 當然非常適合做 Parallel Compression
圖/和 SSLComp 極為類似的 Buss compresoor, Cytomic The Glue,有著濃濃的英國 Tone ,在 Parallel Compression 上的表現也非常的棒。
圖/這台應該不怎麼需要介紹的 SSLComp,本篇文章就是使用它當範例的!
圖/API 2500,特別的 API tone,在處理 Parallel Compression 上有著非常銳利的感受。
其實 Parallel Compression 可以利用大量壓縮的聲音軌道墊在原聲軌道上,保留聲音訊號的較大訊號,並同時增加較小訊號的平均音量(有點類似 Effects 效果器裡的 Wet / Dry)用來增加整體聲音訊號的厚度與紮實感。
在延續上一篇的爵士鼓 Panning balance 後,其實還有非常多細節可以講,可以依照不同的鼓來做不一樣處理。但今天就是想要先來談談並聯壓縮的好用處跟成效,希望大家喜歡!然後再期待下一篇爵士鼓混音(三)吧! 也要不斷追蹤 Balanced Audio Lab 平衡音訊實驗室喔!
<重要公告>
你喜歡平衡音訊實驗室的繁體中文介紹文章嗎?
現在你可以直接擁有更詳細更具系統化的書輯整理,藉此來表示你對平衡音訊實驗室的支持!「催生音樂:混音工程與製作 The Audio Mixing and Production」7/22~7/28博客來預夠,7/29正式出版上架!
混音,在聲音工程中不被世人注意,卻肩負著聲音作品成敗的重責大任。混音師,安於寂寞伴隨,用聲音編織著一段又一段動人故事的魔術師!
延伸閱讀:
Dynamic control,瞭解你對於音訊在幹麻,是一個得到好聲音的鑰匙。
錄音階段的 Compressor 與混音階段的 Compressor
不只是大聲!淺談Mastering,聲音工業的最後一道把關!
此內容文章為Ted個人的經驗與長時間閱讀相關書籍綜合結果之撰寫,此部落格之用意是在於分享與推廣聲音工程的重要性與宣傳些屬於聲音的基本概念;歡迎來信指教或者幫忙轉貼宣傳與私訊相聊相關資訊以供教學助長!